一张快递单能泄露多少个人隐私信息?有调查显示,如果通过快递单上显示的姓名、手机号、地址,基本能还原出90%的个人隐私信息。近日,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召开推进会,要求持续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全力保障邮政快递领域信息安全。数亿件的快递产生和积累的大量寄递数据信息给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带来严峻挑战,怎么样更好的构建个人信息安全“护城河”,让隐私运单成为快递行业的“标配单”,成为快递公司需要考量的关键。
你知道一张快递单能泄露多少个人隐私信息吗?有调查显示,如果通过快递单上显示的姓名、手机号、地址,基本能还原出90%的个人隐私信息。尤其是通过手机号,更有可能可以查到您绑定的微信、支付宝等社交网站账号,了解你的兴趣爱好、最近关注等等。近日,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三部门就联合召开推进会,持续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全力保障邮政快递领域信息安全。您注意过隐私运单吗?这一次三部门发文,会给个人信息安全建立起怎样的“防护网”?
平时我们收发快递的时候,您注意过自己的快递上是不是“隐私面单”吗?隐私面单其实几年前就已然浮现了,是通过采取对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将面单上的姓名和手机号大部分遮挡住,让人无法识别。
例如,有的将收件人手机号码中间4位以星号代替,有的只显示最后4位,或者使用虚拟号码,还有的隐藏寄收件人的具体地址等。
有数据显示,我国日均快递业务量已超3.3亿件,隐私面单使用量日均超2.5亿单,也就是说,隐私面单的使用率已达到了75%,但是即便如此,数亿件快递产生和积累的大量寄递数据信息,都给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带来严峻挑战。
对消费者来说,隐私运单能够更好的降低因泄露隐私信息造成的困扰,对快递公司来说,通过有效保护消费者隐私,能提高服务体验,增加用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但是一直以来,“隐私运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一次,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三部门联合召开推进会,推广隐私运单的使用,争取打通堵点,消除盲区。
推广应用隐私运单是贯彻落实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保障寄递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有效举措。自2022年3月,三部门联合部署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以来,基本实现邮件快件隐私运单“应用尽用”目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隐私运单使用量日均超2.5亿单。
下一步,各部门将持续抓好推广应用隐私运单工作,完善制度体系,打通堵点,消除盲区。一方面,一直在升级技术方法,持续完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寄递服务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有效解决影响末端投递时效、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度打折扣等问题。同时,探索实现寄递数据的互联互通,更好满足寄递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需求。
国家邮政局将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强化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加大邮政快递领域涉个人信息安全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力度,集中治理信息安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从技术、制度、管理层面加强信息安全风险管控。
隐私面单是一项有很大效果预防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举措。今年初,《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就设立专门章节,强化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内容。
其中包括:快递公司、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隐私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线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等。但是,新国标由于是推荐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因此在目前的实际寄递场景中还未强制要求商家、快递公司等使用隐私面单。
即便新国标已经实施了不短的时间,但是现在“隐私面单”的推广依旧面临问题。例如:发快递的时候,我怎么能主动选择隐藏自己的地址呢?配送的时候快递小哥看不到电话,想发个信息就挺麻烦。还有取快件的时候,要核对手机尾号,但是因为是虚拟号码,所以收件人怎么都核对不上。“隐私面单”的普及还面临哪些问题?
记者快递使用的就是标准的隐私面单,可以看见收件人的姓名、电话,尤其是收货地址等信息都隐藏了一部分信息,那么如何明智的选择去使用隐私面单呢?
我们在寄快递的时候,有隐藏个人隐私信息的选项,我们勾选这个选项之后,寄出的快递就可以隐藏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同时我们在一些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商品时,可以在支付页面选择隐藏个人信息。
记者随机测试了几家快递公司的手机下单服务,有的快递公司小程序上可以直接勾选“信息加密”选项,对收寄件人双方手机号码信息进行隐藏处理。有的快递公司在隐私面单选项中详细示例了隐藏信息的面单样式,还有的快递公司小程序上并没有这一功能的选项。
市民苏女士说:“现在很多隐私保护的选项,它要不然的话就是小字,要不然的话就是在很不起眼的角落,那么其实大部分人是不会关注到的。”
一方面是快递公司可以提供信息加密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消费者容易漏选或者忽略该服务;另一方面,当消费者选择隐藏信息后,隐私面单的虚拟号码会给消费的人带来一些不便之处。
采访中,快递员和记者说,相较以前一目了然的电子运单,在投递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扫码枪扫描获取具体信息后才能进行投递,虚拟号码的使用常常会出现被消费者屏蔽而联系不上收件人的情况,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配送效率。此外,很多社区物业、超市等代收网点,没有自动信息分拣功能,无法对隐私面单的快递进行分类存放。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夏新东表示,目前隐私运单推进的盲区和堵点包括:个别企业存在畏难情绪和观望心态与非强制性标准有关、一些环节末端派送便捷性受一定的影响、上下游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通、技术支撑有待加强完善、经营成本某些特定的程度增加等。
夏新东认为,隐私运单推广运用不是一隐了之,而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安全关切问题。接下来,我们将督促各电子商务平台和寄递企业,一直在升级技术方法,持续完善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同时,探索实现寄递数据的互联互通,产业链上下游各作业场景设计对应的解决方案,更好满足寄递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需求,打通多平台间的数据壁垒。最关键的是在不影响寄递服务的前提下,有效解决影响末端投递时效、使用者真实的体验度打折扣等问题,保障寄递服务的品质,彻底改善社会公众对邮政快递面单信息保护的直观感受。
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三部门近日联合召开推进会,持续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全力保障邮政快递领域信息安全。据悉,自去年3月,三部门联合部署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以来,各部门各企业通力协作、持续发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基本实现邮件快件隐私运单“应用尽用”目标。下一步,各部门将持续抓好推广应用隐私运单工作,完善制度体系,打通堵点,消除盲区。(9月13日《人民日报》)
今年4月新的《快递电子运单》国标生效,推动了快递隐私面单应用的扩面。不过,也要理性看到真正的完成“应用尽用”的全面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毕竟,快递使用“隐私面单”,不只是换一张面单那么简单,而是运营作业与服务新的变革,包括电商、快递接单到末端投送所有的环节,都必然需要打破“明单”服务的惯性,作出相应的调整与适应。
相关调查显示,制约“隐私面单”普及的因素不少。如:上游电商进行信息隐藏后,不和下游的快递公司共享数据,导致上下游形成信息壁垒的问题。又如,快递公司可以提供信息加密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消费者容易漏选或者忽略该服务;再如,投送环节,相较以前一目了然的电子运单,在投递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扫码枪扫描获取具体信息后才能进行投递,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配送效率。此外,很多社区物业、超市等代收网点,没有自动信息分拣功能,无法对有隐私面单的快递进行分类存放。
诸如此类,推广快递“隐私面单”,显然需要消除产业链全流程壁垒,做好贯通文章,快速推进信息数据处理标准化、信息数据通联一体化,以及末端服务的规范化,更好地协调个人隐私信息保护与快递作业效率之间的矛盾。
所以,深入推广“隐私面单”,关键还要引导快递公司及关联行业信息处理、运营管理、末端服务的提档升级,特别是打破各自为战、各行其道的格局。在政策法规层面上,进一步加快有关规定法律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修订的步伐,如修订完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配套快递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快递及关联行业信息数据管理规范等等,指导推动信息数据库、终端系统“兼容”建设,以及终端投送智能设施设备共建共享与信息识别便利化建设。
“我是XX网购平台客服,您之前在我店铺买的东西出现质量上的问题,现将给您退款……”“我是XX网购平台客服经理,由于快递发生意外,您购买的商品不慎丢失,现给您进行赔付……”
在网购中,你是否有过类似的退款经历?然而,当你添加“客服”的联系方式后,收到的可能并不是所谓的退款,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去年底,浙江义乌法院审理了一起百万快递信息泄露案。嫌疑犯盗取快递面单上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卖给境外电信诈骗团伙,从而进行精准诈骗。那么,海量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呢?
云仓,是一种新兴的物流业态,为电商客户提供仓储、发货、售后等服务。李先生在浙江义乌经营着一家云仓公司,与不少中小电商都有合作,每天有大量的商品从这里寄出。
2022年5月,李先生陆续收到客户的投诉,称他们经常接到声称是“客服”的电话,对方可以准确说出快递信息,并称快递丢失了,能够直接进行赔偿。有的消费者按照对方要求,添加了联系方式,并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不仅没有收到赔偿款,银行卡里的钱还被转走了。
经过查询,李先生得知他们的快递都在正常寄递中,所谓的售后客服也不是自己公司的,怀疑有人假冒快递客服进行诈骗,李先生随即报警。
在调查中,李先生提到,有段时间他们的电脑忽然出现卡顿,当时只觉得是网络问题,或是存的东西太多,并没有在意,但这一不正常的情况引起了民警的注意。
这台卡顿的电脑,每天收录着超过几十万条的快递信息。如果快递信息从这台电脑泄露,后果不堪设想。民警立即检查了电脑,结果发现果然被安装了木马病毒软件。
随后,民警查看了云仓周围的公共场所视频发现,2022年4月26日凌晨1点左右,几名男子在云仓附近观望一段时间后,其中一名男子通过卷帘门旁的窗户爬了进去,直奔仓库中央的电脑,随后将一个U盘插入到电脑上便离开。几分钟后,这几名男子同时出现在云仓内,在电脑上操作一番后,他们拔下U盘逃离了现场。
民警分析,应该就是这伙人在这台电脑上安装了木马程序,盗取了里面的快递信息。
公安机关通过侦查,发现这些被盗取的快递信息都传到了广东的一个犯罪团伙手上。掌握充分证据后,警方成功将提供木马程序和植入木马程序的两伙嫌疑犯全部抓获。
经过审讯,提供木马程序的嫌疑犯黎某交代,之前他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个境外的买家,声称可以高价收购快递信息。随后,这个境外买家指导他找到具有盗取快递信息功能的木马程序,同时招募人员到云仓企业去安装木马。
据黎某交代,他会定期分类整理好盗来的快递面单数据,并打包传给境外买家,以获取高额的佣金。
警方介绍,嫌疑犯转卖给上游犯罪团伙的个人隐私信息,会根据“新鲜度”,以3到5元的价格进行出售。如果“新鲜度”很高,比如当天产生的快递面单信息,甚至最高可以卖到一条15元左右。
掌握了这些快递信息的境外诈骗团伙,就会把网购消费者作为实施精准电信诈骗的目标。当他们打来电话说出准确快递信息后,很多人会选择相信,导致上当受骗。
2022年11月,义乌市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对这起案件作出判决,该案主犯因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其余涉案人员也都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被告人均表示服从判决,不再上诉。
为预防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现在很多快递都会隐去一部分信息,这种快递面单叫做隐私面单。2023年2月,《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其中就设立专门章节,强化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内容。“快递公司、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隐私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线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等。”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隐私面单,不管是快递面单还是在电脑上植入木马程序,不法分子都很难获取到真实的个人隐私信息,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避免个人隐私信息被盗的风险。
推广应用隐私运单是贯彻落实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保障寄递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有效举措。国家邮政局、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三部门近日联合召开推进会,持续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全力保障邮政快递领域信息安全。据悉,自2022年3月,三部门联合部署深入推广应用隐私运单以来,各部门各企业通力协作、持续发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良好成效,基本实现邮件快件隐私运单“应用尽用”目标。
对邮件快件进行隐私化处理,就是通过技术方法,将消费者的信息隐匿在快递面单上,同时在后台也进行了加密处理,而暂时保留了一些地址信息,大多数都用在帮助快递员核对包裹。姓名、手机、地址,一张普通的快递面单,往往显示着寄件、收件双方几项关键信息。这一些信息,除了运送快递过程中可能被人看到,快递面单随意丢失时,还可能被任何人捡到收集。
此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快递电子运单》和《通用寄递地址编码规则》两项国家标准,明白准确地提出快递电子运单上避免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个人隐私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线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为了进一步保护个人隐私,“隐私面单”应运而生。“隐私面单”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对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加密处理,例如,对用户的手机号,会通过技术方法隐藏部分数字,派件员能通过App联系到收件人,其他人再难从快递面单上窃取消费者隐私。
快递业的迅猛发展,快递单若成为泄密单会带来风险。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利用快递单获取个人隐私从事不法活动,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快递单的开放性,肆意搜集、贩卖网民的个人隐私信息,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事件给老百姓带来的隐患不可小觑。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后,轻则会不时接到广告短信和电话,严重的可能导致经济损失甚至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隐私面单”全面推广,关键还是要看用户反馈和实际效果。一方面,快递毕竟是一个服务行业,用户是否满意才最重要。“隐私面单”只能堵住快递过程中少数环节的漏洞,剩下的任何一个环节仍然有几率会成为信息泄露的源头。信息泄露不仅仅在快递运送过程中,建立一个全流程的面单信息管理机制同样重要。这个机制应该包括面单信息的管理、内部信息化的监管以及追责机制。
“隐私面单”是一把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锁”,但仅凭一张“隐私面单”就能确保个人隐私完全不被泄露并非易事。也就是说,个人隐私信息如此重要,如何保护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快递业使用“隐私面单”上,仍需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一方面,快递业推出“隐私面单”将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加码”隐藏,有助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但在让“隐私面单”成为快递行业标配的同时,还应尽快推出、落实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划出公民信息保护的明确红线,避免信息被搜集、贩卖;另一方面,执法部门更要加大打击倒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从源头上抓起;而用户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可能的避免主动泄露的行为。例如,收件后,对贴有快递单的外包装,应抹去个人隐私信息后再扔掉。这也表明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能止于“隐私面单”,还需要从法律和日常管理上跟进。